|
8月30日上午,爱的旋律在晋中宾馆会议室久久回荡,2006年“爱心助学”资助仪式隆重举行,我市56个国家、省级文明单位,在市文明办的统一组织下,向来自全市各县(区、市)的56名贫困大学生献上一份爱心,分别用4000元爱心捐款,为这些今年被省内外本科院校录取的新生送行。张春生、刘志宏、季福星、胡俊来等市领导参加了资助仪式。 在当天的资助仪式上,一位花甲老人不停地摘下眼镜,一遍遍擦拭眼泪。她告诉记者,自己名叫赵福桃,是陪孙子张鑫一起来参加资助仪式的。她说,张鑫一岁半时父母离异,后来他父亲又因患脉管炎而失去了双腿。一直靠养鸽子供他上学的爷爷,不幸于2004年去世。张鑫的父亲节衣缩食,从低保金中省出钱来继续供他上学,孩子高考后又不得不四处打听助学贷款事宜,不想因贫困耽误了孩子的前程。在为贷款奔波过程中,他们偶然得知“爱心助学”活动,经过自己申请及文明办审核,张鑫幸运地成为受助学生之一。 受助学生张艳没有参加资助仪式,刚刚接受过心脏病手术的她还躺在病床上。她的养母杜贵荣捧出张艳的作文获奖证书,说孩子学习一直不错,今年为了省钱,放弃了自己心仪的外省院校,被太原工商学校录取。张艳在未满月时就因患先天性心脏病被亲生父母遗弃,善良的杜贵荣夫妇代福利院将她抚养成人, 2003年养父患癌症去世。今年高考后,张艳急需进行心脏病手术,杜贵荣借遍了亲友,张艳就读的榆次一中也为她捐款2万多元,文明单位的爱心资助,又帮她解了入学费用之忧。 本报曾关注过的“三胞胎”大学生之一赵柱,代表受助学生和家长感谢文明单位的慷慨相助,市公路局党委书记邓建国代表文明单位,感谢市文明办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奉献爱心、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的平台。 我市的“爱心助学”活动开展5年来,全市各级文明单位共捐资90.8万元,帮助227名贫困大学生顺利进入大学校门。除“爱心助学”外,5年来,“西部助学”工程共资助了我市42名大学生,资助总额达168万余元,还有32名中学生进入高中“宏志班”学习,受助总额达44万余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