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好风送机遇,敬事而后食——访榆社县长卫明喜
发布时间: 2006-10-29 被阅览数: 585
次 |
|
7月13日,山西省委、省政府统筹全省区域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了“加快晋西北、太行山革命老区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并召开了“两区”开发动员会议。位于太行山麓的榆社县,便属于“两区”开发的范围。面对这样良好的机遇,榆社人“不等、不靠、不浮躁”,根据所处的地理环境和自身优势,量身打造了一套可行的发展规划。
不久前,在晋中市第二次党代会闭幕期间,记者曾与榆社县长卫明喜有过几次接触,听他详细介绍了榆社如何抓住晋中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东山大开发”的机遇,做好榆社自己的发展规划,来发展经济,实现富民强县的目标。
“最大限度地用足政策”
记者:正如您所说,“两区”开发的政策措施含金量很高,那么你们如何应对“两区”开发的战略机遇?
卫明喜:根据省市两级政府提出开发革命老区的决策,我们将做到“不等、不靠、不浮躁”。“不等”就是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牢抓住机遇而不是丧失机遇;“不靠”就是不单纯被动地依赖省市出台的优惠政策,在主动对接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县域经济发展,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不浮躁”就是既要激情满怀迎接机遇,又要如履薄冰对待机遇,求真务实抓住机遇。
必须“动脑筋去读,把政策研究透;用足力去跑,把政策争取足;扑下身去干,把政策使用好”。我们已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及办公室,全面负责“两区”开发项目的争取、管理和协调工作,在县电视台开辟了专栏,利用黄金时间对“两区”开发政策进行解读,晓谕广大干部群众。贯彻实施的意见,正在做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列入开发范围的六个项目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东采煤,西搞水,中增绿
记者:以前人们提起榆社,首先想到的是贫困、落后,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又有省市明确开发“两区”“东山大开发”的规划,你们的具体办法是什么?卫明喜:榆社是一个贫困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的山区贫困县。但历经“十五”时期的发展积累,榆社支柱产业优势明显,交通区位优势凸现、资源开发优势显现,加快发展、摆脱落后的潜力巨大。
根据县委提出“十一五”时期“实施统筹发展、龙头带动、体制创新、人才保障四大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多元化、城镇现代化、三产新型化进程,尽快将榆社建成富有特色和活力的生态农业区、现代工业区、休闲旅游区、新型物流区”的规划建议,我们确定了“西搞水、东采煤、中增绿”的产业布局规划。
这样一个区域产业布局规划,抓准了优势产业空间地理分布特点,涵盖了一、二、三产内容,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榆社实际,这既是我们在清醒认识、准确把握县情基础上作出的布局规划,也是我们主动承接“两区”开发产业发展的具体思路和举措。
立足优势,全面发展
记者:请谈一谈榆社今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以及今后的工作重点。
卫明喜:今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就是围绕一个目标,坚持一个统领,做好七项工作,力求四项突破。即:围绕“建设富民强县和谐榆社”这一总体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做好农民增收、工业扩张、旅游开发、城市建设、体制创新、维护稳定、社会事业发展七项工作,力求在创新理念、扩大开放、调整结构、优化环境四个方面取得突破,为“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
围绕主要预期目标,我们会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如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稳步推进社会注意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城市建设年”活动,全面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等。简单地说,一是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化集群发展;三是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四是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优化交通运网布局;五是加快云竹湖旅游开发,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六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努力实现教育强县;七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八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九是发展社会事业,构建和谐榆社;十是坚持依法治县,确保社会稳定。
记者:那你们如何协调,促使各产业的均衡发展?
卫明喜:要实现榆社快速发展,必须要立足优势抓机遇。具体来说,在产业发展方面,工业上要依托初具规模的化工、电力、医药、包装四大县域发展主导产业和新兴的柳泉煤炭开发,大力实施榆化“双80万吨”聚氯乙烯和烧碱、榆社电厂三期2 60万千瓦机组扩建、天生中成药扩产和600万吨柳泉煤矿等对县域经济带动作用强的项目,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促进财政增收。
于幼军省长在榆社调研时,品尝过榆社笨鸡蛋后大赞“美味”,提出的指导建议是榆社应该把笨鸡蛋做大做强,并风趣地说:榆社笨鸡蛋,是聪明人吃的蛋。现在榆社确定了重点发展笨鸡养殖,做强榆社“笨鸡蛋”品牌的策略,要实施太行山区绿色禽蛋养殖加工基地产业化开发项目,坚持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推进产业化经营。
在旅游上,加快云竹湖旅游开发步伐,使云竹湖成为山西中部与晋商大院、武乡、左权红色旅游相连接的重要旅游景点,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在交通基础建设方面,以太长高速和“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的汾邢高速为十字轴形,改造和新建10条、194公里的出境公路,实施“村村通”油路工程,构造“两纵两横四循环”的内引外联、四通八达的公路运网框架,以畅通便捷的交通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我们要全力实施浊漳河防护林、干果经济林、景区绿化、城区绿化、通道绿化、退耕还林六大工程,建设碧水蓝天、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
接过接力棒,就得往前跑
记者:听您介绍了榆社今后的奋斗目标,深受鼓舞,那么各项工作该如何落实?
卫明喜:在去年当选县长之后,我说过几句话,至今记忆犹新。榆社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接过接力棒就得往前跑。这个接力棒不是我一个人接过来的,是我们县政府这个团队一起接过来的,我们不跑,谁来跑?现在不跑,什么时候跑?
现在政府工作的目标、重点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在于实心实意地去抓、实实在在地去干。因为不落实,工作就不到位,问题就会成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因为不落实,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因为不落实,该抓的机遇抓不住,该争的项目争不来。因此,想不想落实问题,不仅是作风问题,而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态度问题,是领导能力、作风和水平的综合反映。
在如何抓落实上,我们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建立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督察工作。
具体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重要事项交办制;特别是一些重点工程、重要工作,要责任到人,明确职责,确保问题解决;二是建立办结承诺制。交代给你的事情,办完了就得有回音;三是严格考核奖惩机制,奖优罚劣。对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重点建设目标,都要实施定期督查和跟踪督查。
记者:目标明确了,县委、县政府该如何带领榆社人民奔小康?
卫明喜:领导就是责任。在强化责任意识的同时,我们还要做到自觉讲团结、讲纪律、讲效率。我以前说过:县委有号召,政府有行动;书记发话,县长干活。作为政府的班长,县长要带头团结大家,做到以理服人,以德服人。要强化责任意识,就要做到对上负责、对下负责和对己负责的统一。
尤其是对下负责,就是要对榆社的老百姓负责。《论语》里有句话:“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我们共产党的领导干部“事”的是人民,更应该鞠躬尽瘁,先“敬”人民之事,后“食”人民之禄。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好、完成好,那就是对下负责,为民谋利造福的具体行动。
|
|
|
|
 |
热 点 推 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