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首届春节文艺晚会侧记
“过——年——了——!”1月29日晚,当300万晋中人民沉浸在“十一五”开局之年的新春之际,那充满喜悦的报春之声,通过电视屏幕把一双双眼睛引到了晋中电视台首播的晋中市首届春节文艺晚会。好一个张灯结彩、红红火火的“开门红”!一台让晋中人看着眼热熨帖、年味十足、特色尽显又别具创意的春节晚会,就这样风情万种地跃入千家万户的视野,点亮无数观众的心。
这是一场熔铸了晋中300万人民美好愿望的激情演绎。整台晚会以喜庆、欢乐、和谐为主题,在民俗歌舞《大拜年》欢快的节奏中拉开序幕,晋中艺校的精彩表演,歌甜舞欢,宣泄出300万晋中人内心的欢畅。过年最高兴的莫过于孩子,山西黄河少儿艺术团晋中分团的一群活泼可爱的“小狗娃”们,胸前挂着大大小小的“福”字,蹦蹦跳跳闹新春,鼓点咚咚似小狗“汪汪”,祝福大家狗年旺旺。晋中老年大学的大妈们也要上台露一手,她们盛装而来,手舞彩扇满面春风,一曲《迎春喜扇》跳得满台红火,妖娆的舞姿、甜甜的笑脸,热情不输青年人。盛世重光,且歌且舞。听,那荡气回肠的一腔《热土》,撼人心魂的鼓乐新篇,无不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看,那心气十足的《剪窗花姑娘们》,豪情万丈的一脉《江山》,深情表达了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意气风发、万众一心,为实现“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开拓奋进的坚强决心。
这是一次凝聚了晋中文艺工作者智慧与心血的精彩亮相。整台晚会彰显晋中民俗风情,地方特色。晚会全部由我市文艺工作者自行策划、自行编创、自行排导,集歌舞、小品、器乐、民歌、戏曲于一体,所有节目都是新创作品,音乐素材、艺术形式也均取自晋中本土,阵容强大,气势恢宏,舞美设计以晋商大院为背景,展示了民俗风情,营造了节庆氛围,可谓晋中文化资源、艺术人才、特色节目的一次大开掘、大整合、大展示。让观众耳目一新的是整台晚会借助现代审美视觉与艺术手段,加上先进的灯光、音响、舞美共同演绎包装,让晋中传统艺术形式焕发新的生命力。晋中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美好的前景放射出魅人的光芒。《看社火》的姑娘们来了,这一小小的秧歌小戏用集锦式的画面将祁太风情、浊漳风情浓缩一体,迎春鞭炮、祁太秧歌、左权小花戏、榆社霸王鞭、背棍、铁棍,应有尽有,目不暇接。戏曲联唱《梅花绽放》则一层晋剧艺术魅力与我市戏曲舞台精英风采,让老少戏迷过了一把瘾。《唱得幸福落满坡》是晋中人最熟悉的一支歌曲,它出自我市昔阳农民作曲家史掌元之手,曾经红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那明快的旋律、质朴的情怀,至今让人们记忆扰新。
晚会上,这支歌首次以说唱的形式,同时注入小提琴、舞蹈等语汇,用通俗的节奏展示老民歌的曲调,给观众以全新的感受,怀旧中添了时代气息,亲切中多了几分自豪。新民乐《看秧歌》首次采用古筝、二胡、琵琶、笛子等民族器乐表现晋中大地脍炙人口的祁太秧歌,形式别致,妙趣横生。
晚会不乏有待成为经典之作的出色表演。由我市培养出来的青年歌手刘文涛一曲地道醇厚的左权民歌《桃花红杏花白》,用左权小花戏三点步的形式伴舞,风情独具,魅力尽显,让观众如痴如醉;仿佛置身满园春色之中。平遥云锦成艺术团的《中都鼓韵》融戏曲、舞蹈、鼓乐等综合艺术于一体,鼓篇新奏,让底蕴深厚的晋中鼓乐大放异彩,余音不绝。
这是一次展示成就、凝聚民心、鼓舞士气的欢乐总动员。整台晚会在“十一五”开局之年构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的背景下产生。服务好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好晋中发展的大局,服务好人民群众的需求是整台晚会的宗旨。市委、市政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把它列为我市2006年春节、元宵节五大文艺活动之一,并且是五大活动的开局之篇。市委副书记张春生亲自动员部署,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志宏对晚会作了定位,并组织召开方方面面的协调会。1月26日下午3点,在榆次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市委书记王雅安,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永宏与市四套班子18名成员自始至终观看了晚会录制现场,演出结束,全体领导兴致勃勃地走上舞台,与全体演职人员合影留念,对晚会的成功录制予以首肯。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志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晚会录制现场近干名观众的掌声里,已感觉到我们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给的任务。相信晋中市首台春节文艺晚会定会给晋中广大的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正如刘志宏部长所言,晋中市首届春节文艺晚会超过了观众的心理预期,它给观众带来的满足与享受,晋中人体会最深切。许多观众看了晚会感慨道:“晋中市委、市政府对文化的关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晋中之幸,人民之福。”“晋中的文化底蕴太深厚了!各种人才太多了!”山西黄河少儿艺术团团长郭琪看了晚会说:“作为一台市级春节文艺晚会能够圆满地如期推出,本身就是最大的成功。整台晚会能感觉到晋中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与氛围。晚会的文化内涵、地域气息、年的味道很浓烈,舞美、灯光、音响、调度、节目设置都比较完美,晋中独有,特色鲜明。不少节目有望打造成精品。”
这是一次留下太多感动的集体大奉献。首届春节晚会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市广播电视局、市文化局联合承办。整台晚会从筹备策划到现场录制仅仅一个多月时间,体现了惊人的速度与功力。演出单位有市直文艺团体,也有部分民营艺术团体,有部分县市演出团,也有驻市武警部队演出团,晋中艺校、晋中文工团、晋中晋剧团、晋中青年晋剧团、山西黄河少儿艺术团晋中分团、新世纪书院、李凡琴筝艺术学苑逸夫小学培训中心、平遥云锦成艺术团、晋中学院、武警8650部队演出团等单位的300余名演职人员倾情演绎,上至年近七旬的老人,下到四五岁的学前幼童,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排练紧要关头,正逢学生期末考试,许多节目都是利用中午、晚上排练出来的,黄河少儿艺术团榆次分团小演员的家长们,每天中午都要把饭送到排练现场,新世纪书院的排导老师程江丽由于劳累过度晕倒在排练现场,市老年大学的大妈们排练得认真劲儿表现最突出,许多人腰腿疼痛,打着封闭坚持排练,精雕细琢,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由于晚会定位高、任务重、时间紧,所有主创人员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郭润生一个节目一个节目地把关,晚会总协调田五先恨不能把自己分成八瓣用,总导演王世贤担心节目不能按时按要求排出一宿一宿睡不着觉,嗓子都急哑了。录音师、音响师焦志琪把自己录音棚的其它业务全部推掉,一心为晚会服务,从1月10日开始录音制作,整整半个月,临近晚会录制演出前,他三天三夜没合眼。除此以外,为晚会提供灯光的太原益鑫泰灯光音响器材有限公司、提供服装的太原永盛戏剧乐器商店和为晚会提供灯饰的太谷鸿运民间工艺厂等,都为本台晚会的顺利录制付出了很多,特别是益鑫泰总经理齐金贵为给家乡的首台春节晚会添彩增光,尽心尽力,不计得失,令晚会筹备人员激动不已。晚会正式录制前,由于榆次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一直有演出,不能提早装台,筹备人员齐心协力,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将正常操作需用一周时间的卸台、装台奇迹般地压缩到一天半的时间干完。晋中电视台晋中艺苑栏目制片人宋瑞敏、益鑫泰总工胡谦整为了整台晚会的灯光一直工作在现场。1月26日上午彩排,每个节目的排光、排景、对光、对景,3小时之内一次性合成。剧务主任吴宪章尽职尽责,保证了前台后台的演出秩序。为全力确保晚会的成功录制,晋中电视台提前把其它节目赶完,40多人上晚会,5台摄像机、2台录像机同时录制,而且上午彩排就带机进行了一次演练。电视导演王道行目不转睛地盯在现场指挥。
1月26日下午3点,晚会录制演出如期举行,由于是生台,全体主创人员都提着一口气,直到首场歌舞《大拜年》顺利演完,才稍稍松了一口气。1小时50分钟的演出,现场观众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和会心的笑容。演出结束,所有演职人员感到一份前所未有的满足与欣慰,许多人激动得热泪盈眶。《迎春喜扇》的排导胡相平回到家后还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给总导演王世贤引说:“这台晚会太令人难忘了!”这样的感受不只她一人。这是晋中宣传文艺工作者献给全市人民的一曲和谐大合唱。(记者 郝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