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天气预报]
 

我市将建公益性公墓


发布时间: 2006-11-13 被阅览数: 1105 次
        市委社情民意通道又促成一件好事

  我市城区惟一的殡仪馆内,骨灰盒爆满为患;城区周边铁路、公路边乱埋乱葬的坟头随处可见,影响着城市的形象和品位。为此,市殡仪馆工作人员通过市委社情民意通道反映了这一现象。11月10日上午,市殡仪馆馆长白夕霞向记者出示了社情民意通道给他们转来的答复:市政府对建设公益性公墓高度重视,民政部门已经将此项工作列入了“十一五规划”,现正在积极筹备。
  当天上午,记者在市殡仪馆内采访时看到,3个骨灰堂1000多平方米却存放着8000多个骨灰盒。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第一骨灰堂已几近危房,再无存放空间。据白夕霞介绍,每年逝者的4个农历节日(正月初二、清明节、七月十五、十月初一),平均每家最少来3个祭奠者,要进骨灰堂拜祭逝者,必须得排队等候。如今,每年平均递增500个骨灰盒,今后的存放问题令人担忧。许多市民表示,希望公益性公墓早日建成,以便早日为逝去的亲人安置一穴之地。
  市殡仪馆副馆长高国萍告诉记者,她曾经做过一次调查,结果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一些迷信腐朽的丧葬习俗却依旧存在。早在上世纪70年代,我市已经开始推行火化,但活人为死人准备的棺材、纸人纸马等沿袭了几千年的丧葬物品仍然屡见不鲜。城区周边的村庄、铁路、公路主干道两侧坟头林立。农村的耕地有很大一部分用在了建筑私人墓穴上,死人与活人争地现象特别突出。另外,在我市城区有许多私人自建的公墓,没有规划,管理混乱,既浪费土地资源又不雅观,违反了《山西省殡葬管理条例》。
  白夕霞说,前不久,殡仪馆的工作人员集思广益把他们的一些想法通过社情民意通道反映给了上级领导,建议在距离我市城区较近的山坡上,新建一座公益性公墓,既可以解决乱埋乱葬问题,也可以消除死人争夺活人土地的现象。在安葬逝者的同时,也美化了环境。
  “我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反映一些社会现象,没想到市领导对此事很重视,给了我们一个非常满意的答复。”白夕霞这样告诉记者。 (记者 路丽华 见习记者 高鹏)



热 点 推 荐
 

· 我市新增一批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
· 山西科技创新城晋中区事业中心疫..
· 我市粮油供应充裕价格稳定
· 12345政府服务热线 “一号..
· 我市拿出真金白银支持山西农谷招..
· 我市组织开展“晋中美·健康行”..
· 来自全市各地的工商企业界委员、..
· 市政协三届四次会议召开,市政协..
· 关于举办第一期非公有制经济企业..
· 关于开展2013年全国光彩事业..
· 《关于开展2013年全国光彩事..
· 榆次区工商联召开第十次会员代表..
 

广告服务 | 站长信箱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地址: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民营经济大厦 邮编:030600
承办:山西晋商会馆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