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大型专题系列报道之九 人民警察真是比亲人还亲——本报记者采访区公安分局局长李高贤政委张圣见闻。 70岁的李黑牛老汉说啥也不相信,这16年都解决不了的难事儿,愣是让人民警察给办好了。当区公安分局局长李高贤、政委张圣亲自将户口本送到了自己家时,他颤抖着双手说:“人民警察真是比亲人还要亲啊!” 李黑牛老汉这辈子命苦,从小到老一直生活在贫困落后的乌金山镇李家河村,等到人老了也没留下一儿半女,这些年又为抱养儿子户口的事,让耳聋腿瘸的老人愁白了头。原来,老人16年前抱养儿子时,由于不懂政策法律,根本没有办理任何抱养手续,连户口也是等到孩子该上学时才去办理。由于不符合相关规定,虽然镇村、民政、派出所等部门的同志十分同情,但户口许多年也上不了,使孩子在上学、分地、享受社会福利等许多事上都受到了影响。今年,乌金山镇派出所为更好的服务三农,在全市首家设立了“流动警务车”,当来到地处偏远山区的李家河村时,了解到老人的事,区公安分局李高贤局长、张圣政委高度重视,当即指示乌金山镇派出所一定要特事特办,主动联系相关部门,尽快将老人的事解决好。乌金山镇派出所所长李建平亲自出面,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使李老汉头疼多年的事终于得到了圆满解决。5月16日,李高贤局长、张圣政委亲自将户口本送到老人手中,并嘘寒问暖,要求乌金山镇派出所的同志一定要多帮助老人时,老人惊喜万分,激动的流下了眼泪。 归途中,李高贤局长、张圣政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重铸人民警察在人民群众中的光辉形象,是区公安局始终重视的一件大事,借“转变作风,狠抓落实”的良好时机,区公安分局在落实上下功夫,在服务上上档次,使警风得到了较大的转变,促进了一批大案要案的破获,使“平安榆次”建设得到了加强,维护了榆次社会治安的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