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暴雨几率较高、水库老化失修严重……昨日,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针对今年防汛形势作出部署
对发生的重大险情、灾情,要在1小时内上报 对于尾矿坝、企业自建水池等事故易发区,将采取“群测群防”
进入4月以来,我省部分县市数次出现暴雨;从6月1日起,我省全面进入汛期,发生局部大暴雨的可能性非常大。在此情形下,年久失修的病险水库成为目前防洪安全的最大隐患。同时,河道障碍、尾矿坝等是防汛工作的重点。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6月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今年的防汛形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局部暴雨几率较高:发生灾情1小时内上报
形势:
受全球气候变暖和拉尼娜现象影响,今年我省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增加,发生大暴雨、严重干旱的可能性较大。进入4月以来,部分县市已数次出现暴雨,并已造成损失,这在历年同期是很少见的。
我省大范围暴雨发生的几率低,而小范围暴雨或局部暴雨几率要高很多。加之我省地形以山地为主,暴雨落地后形成的山洪具有汇集快、历时短、来势凶的特点,极易酿成洪灾。
措施:
汛期各相关部门要制定规范化的防汛值班制度。接到重要天气预报、汛情预报时要迅速传达到有关单位和群众,必要时通过电视、短信等方式向社会发布。对发生的重大险情、灾情等,要在1小时内报上一级防汛办。
水库老化失修严重:病险小水库三年内变安全
形势:
水库是防洪减灾的重要骨干工程,我省共有大小水库731座,自建成以来共拦蓄洪水数百次,避免经济损失达百亿元。但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水库老化失修严重,特别是667座小型水库大都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如今已经隐患重重。
措施:截至6月2日,我省小型水库普查工作已接近尾声。初步普查结果显示,我省有220座小水库需要紧急除险,共需投资303亿元。目前已加固20余座,还有十几座的除险加固工程正在进行中,并争取在三年之内对全省所有病险小水库完成安全度汛应急处理。这些工程完成后,全省防洪形势将大为改观。
河道障碍阻行洪:责令设障者限期清除
形势:
我省河道大多是季节性河流,汛期以外,不少单位往往麻痹大意,在河道内建厂盖房或堆放固体废弃物,严重阻碍了河道行洪。在一些山区,过度开垦、乱砍滥伐使得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河道淤积。例如,黄河小北干流的过流能力就因河段淤积而出现河槽萎缩的情形。
措施:
对于河道障碍问题,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将按照《防洪法》有关规定,按照“谁设障,谁清障”的原则责令限期清除。对于清障不力,造成损失的要坚决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同时,严厉查处乱采砂、乱堆砂等违法行为。
尾矿坝抗洪能力弱:群测群防,昼夜监控
形势:
2006年,娄烦县一尾矿库垮坝,造成多人伤亡。2007年5月18日,繁峙境内的山西宝山矿业公司尾矿库垮坝,造成重大损失。省防办普查结果显示,我省现有尾矿库400余座,其中最大的库容达1.94亿立方米,相当于漳河水库的库容。这些尾矿坝大多没有技术标准,也无专人管理,抗洪能力极为薄弱,一旦垮坝就要造成严重后果。
措施:
对于尾矿坝、企业自建水池及边山峪口等事故易发区域,将采取“群测群防”的措施,将专门的责任人安排到村一级,并实行昼夜值班制度。一旦有汛情,及时发出预警信号,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地段。此外,从今年开始,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新建尾矿库必须提前报请水利部门审查,不得在县城及人口密集地区上游建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