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晋中市人民政府市长、第11届全国人大代表张璞
纺织服装周刊记者叶飒

张 璞,男,汉族,1956年9月生,山西省临汾市人,研究生学历。现任中共晋中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第11届全国人大代表。
《纺织服装周刊》:张市长,此次晋中市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以“中国纺织机械名城”称号,是晋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由您亲自主抓的工作成果,请您谈谈晋中市发展纺织机械制造业优势何在?
张市长:晋中市榆次纺织机械工业源于上世纪50年代,榆次的民营纺机企业大都是依靠经纬纺机人才、技术、市场等优势的辐射和带动,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现在,年产值100万以上的企业达40家,产值达1000万以上的企业有近20家,突破亿元产值的有2家。去年,榆次区纺机销售整体收入达到40亿,约占全国纺机年销售总量的40%。除了拥有经纬纺机这块“金字招牌”外,不少民营纺机企业也注重品牌的培育,申请各自的注册商标,如“鸿基”、“沪晋” 、“贝斯特”、“福晋”等品牌,整体形成了较强的品牌竞争优势。纺机业已经成为我市榆次地区从业人员较多,技术工艺成熟、装备水平较高、外向型经济拉动明显、产业前景非常看好的一大支柱产业。
为了巩固提升榆次纺机产品级次,优化产品结构,促进纺机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晋中市委、市政府对榆次纺机业的发展十分重视,把纺机业作为晋中工业经济中的重点行业予以支持和引导。去年下半年,晋中市经委、市工商联在工商、质监等部门支持下,成立了晋中市纺机行业商会,通过加强业内沟通交流,商会在行业自律方面做了一些富有成效的工作,同时向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申请,希望在协会的帮助下,成为产业集群试点单位,通过协会、政府和企业多方努力,共同将晋中市打造成为中国纺织机械名城。
《纺织服装周刊》:张市长,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实施晋中市工业“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请您谈谈今年上半年晋中市工业发展的情况?
张市长:过去五年,晋中市的经济发展每年都是以两位数的增速增长。如今我们的地区生产总值比2002增长了2.5倍,财政总收入等主要指标增长四倍多。今年以来,在能源原材料市场需求拉动及我市新增工业项目投产拉动的双重作用下,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工业总量进一步扩大。上半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393亿元,同比增长63.8%,完成工业增加值131.6亿元,同比增长35.8%,增速高于全省工业平均增长速度20个百分点,增幅名列全省第一,创下我市十年来工业增长速度的新记录。并且5月份累计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越大同市,在全省位次由第8位晋位为第7位,实现了我市工业升级晋位的阶段性目标。
在生产快速增长的同时,全市工业销售也创下近年来的较好水平,工业产品销售率继续改善,上半年达101.2%。工业经济呈现产销衍接良好,产销两旺的良好局面。
晋中工业继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经济效益和质量延续了去年的良好态势,各项效益指标快速增长。1—5月全市规模以上产品销售收入达304.2亿元,同比增长65.7%;实现利税34.3亿元,同比增长88.6%;实现利润9.6亿元,同比增长76.2%;工业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实现利润的增长速度分别比全省平均增速高出22.4、29和40.6个百分点。反映运行质量的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69.2%,同比增长34.7个百分点,也创下了历史新高,晋中目前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纺织服装周刊》:张市长,您谈到晋中目前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张市长:第一个机遇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晋中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决定了其发展的潜力和优势。横贯东部、中部、西部的铁路干线太中银铁路,有17公里从晋中通过,不仅带来巨大的物流、人流、信息流,也使晋中成为承东启西的重要节点;太原到北京高速铁路的开通,将使晋中市与太原一道迅速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冀经济圈,晋中与中部地区同步发展不再遥远。
第二个机遇是我省的“建设新山西”机遇。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基地,已成为我省的主打牌,并实行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政策。而晋中市16400平方公里的面积,有12800平方公里地下储煤,煤炭产量占全省的1/8,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潜力。此外,晋中11个县区,有4个县都在省政府“两区”政策的之内。乘此东风,晋中加速发展贫困地区和老区基础设施的投入、产业的优化和调整,力争做好山西农业的窗口,农业现代化的试验基地。
第三个机遇就是我省关于“大太原经济圈”建设的战略。晋中市是大太原经济圈核心的一个重要部分,融入大太原经济圈并成为二级辐射带,晋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在大太原经济圈推进过程中,晋中市与太原市如何错位发展、如何成为太原市核心的一个重要功能区,进而带动晋中市城市群和经济带活力的提升,这个机遇是晋中市快速转型、更具活力的一个关键点。
三大机遇已经摆在面前,但稍纵即逝。晋中市将以此为起点,抢抓机遇,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合理开发利用能源,尽快实现资源大市的战略转移,把晋中建设成为山西中部地区最具活力的城市群和经济带。
《纺织服装周刊》:张市长,您素有“节约型、环保型市长” 的美称,随着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等晋商文化旅游景区的强势崛起,晋中市的旅游知名度与日俱增。晋中市拥有如此众多的文化名胜古迹,发展制造业与环保如何才能合谐统一?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您认为晋中市政府应该如何引导纺机集群企业下一步节能减排的工作呢?
张市长:时代需要政府的行政首长去跟得上时代的节拍,去办那些群众和时代所要求他办的事,因此环保不仅是一个热门话题,也是发展中不可逾越的一个现象,政府必须带头勇往直前。作为人大代表,他还有一个职责,要履职尽责,反映人民群众呼声,反映民意。也就的说要主动的去解决问题,包括民生、环保、节约型社会的打造,都需要一个一个的行政首长,一级一级的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按照总理报告所提出的任务和要求去推进。
在打造纺机名城的同时,做好节能减排,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在纺机集群企业开展节能减排方面,我想我们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积极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在纺机行业开展和推广能效对标及能源合同管理工作,第二是发挥政府的管理和规范职能,我市将加快淘汰纺机制造落后设备,禁止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耗能较高的纺机生产线,实行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全面推行清洁生产。通过上述工作,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源头预防和生产过程控制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