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晋中市工商联副主席、纺机商会会长宋米修

此次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我市“山西晋中(榆次)中国纺机名城”称号,是对我市纺机制造业的肯定和支持,也是对我们纺机商会工作的肯定和支持。我市纺机商会成立于2007年8月2日,为我市纺机企业的发展走向合作,走向规范,走向观念进化和机制创新搭建起了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从疏远到交流
纺机商会成立后,首先针对以往纺机制造企业“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分头做工作,使企业家们能坐到一起相互交流。晋中的纺机产业起步较早,拥有最大的居全国纺机行业50强之首的经纬纺机,还有249家从事纺机主机、配件、加工的民营企业,从业人数达10万余人。这些企业在商会成立之前,山头林立,互不往来,这种孤立分散的局面,根本无法适应市委、市政府发展建设纺机制造优势产业的要求,商会的成立使企业有了一个相聚的平台、交流的平台、合作的平台,而且实现市委、市政府打造晋中纺机制造优势产业的蓝图奠定了一个坚实的组织基础。
从竞争到合作
纺机制造市场不仅外部竞争激烈,在区内竞争也非常激烈,商会成立之前,有的企业在销售中为了拉客户,不惜压价赊销,不仅损害了企业自身的利益,也损害了行业的整体利益,干扰了同行业的有序竞争。商会成立以后,提出了“交流自律、合作共赢”的行业要求,这个要求逐渐被大家所接受,被行业所遵守,成为企业诚信自律,公平竞争、公平交易的行动准则。
整合资源共成长
商会成立以后把通过会员企业之间交流合作,资源整合,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商会组织的工作例会活动中,参会企业集思广益,对商会和行业、企业共同关注的议题。共同研讨。切磋交流,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工作例会不是开在机关的会议室里,而是开在企业,让参会企业实地考察、观摩,从中看到别人的长处,看到自己的不足,起到了取长补短的作用,很受大家的欢迎。例如鸿基纺机公司已经把自己的气流纺机订单交给经东公司生产。斯普瑞机械制造公司已经把自己加工的部分零配件转给经东公司加工。孚兴纺机已经开始放弃主机生产,为鸿基公司生产配件。这种企业之间资源整合的事例还很多,这在过去都是不敢想象,不可能发生的。可以说,现在晋中的纺机制造企业走上了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发展壮大的轨道。
创新创优发展环境
商会成立以来,我们先后与市发改委、经贸委、工商局、质检局、社保局、科技局等十多个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协商、沟通,帮助行业、企业研究、解决行业和企业发展有关问题。比如,争取科研经费、科研立项、新品开发、创新品牌、维护商标权等等,得到了政府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今后,我们还将积极组织建设晋中纺机检测中心,与山西工业大学轻纺学院合作建立培训基地。
中国纺机工业协会副会长陈树津、高勇在晋中考察时指出,晋中市各级政府对纺机基地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纺机核心企业产品特色明显、有产业配套和人才优势,商会作用明显。我们要抓住“纺机名城”申办成功的机遇,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生产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基地创新、产品检测、信息、科技服务、人才培养五个平台的建设。给晋中纺机行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为纺机制造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