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榆次分公司总经理吴旭东
纺织服装周刊记者 叶飒 刘继德

2008年6月17日上午,在太原理工大学轻纺美术学院进修的赞比亚、贝宁等非洲国家纺织企业客人一行17人,前往经纬股份榆次分公司参观学习。在这次参观学习中,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榆次分公司(以下简称经纬榆次分公司)精良的制造装备、整洁的现场环境,给他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经纬纺织机械厂是经纬榆次分公司的前身,1951年5月起兴建,占地275万平方米,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纺织机械制造基地,截止到2006年累计创造利税22亿元,国内棉纺流程的主要原始机型几乎都是经纬试造成功后转向全国生产。2007年9月,经纬技术中心被确认为了全国棉纺机械行业第一家国家级技术中心,同年11月,经纬纺机榆次分公司荣获“2007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称号。
在吴旭东看来,经纬榆次分公司之所以能够长期占据行业领先的位置,科技创新所做出的贡献至关重要。他说,纺织企业的创新,应该包括两方面,一方面要承认与国际先进纺织企业的差距。这个差距源于我国基础工业的底子较薄,学习得还不够快。目前经纬榆次分公司的某些产品已经能跟上国际发展的步伐,比如细纱机,但是在转杯纺纱机方面就与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是随着市场变化,国内企业越来越需要遵守国际游戏规则,这就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变得日益重要。在这个情况下,纺机企业必须加大自主创新能力,才能突破国际社会上的重重“专利壁垒”。2007年经纬纺机新产品占据整个公司销售贡献率的40%。科技创新让经纬榆次分公司受益匪浅,这种意识也深入到每个公司员工的心中。
2008年6月,晋中市顺利获得“中国纺织机械名城”的称号。在吴旭东看来,这不仅可以促进山西省晋中市的经济发展,促进中国纺机业的发展,还可以让晋中的纺机企业携手共同创造一个名牌。他说道,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配套环境,如果所有企业都去做整机,并不利于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在这点上,纺机企业可以横向思考,“术业有专攻”,各自做最专长的东西,往高精尖方向发展,配套完善才会让晋中纺机做强做大。有了完善的配套,纺机产业的整个环境都会有变化,在这个变化中,经纬愿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个变化也让吴旭东坚信,中国纺机行业的未来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