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把平遥打造成山西通向世界的“文化口岸”
发布时间: 2008-10-11 被阅览数: 877
次 |
|
文章来源:晋中日报 1997年12月3日,平遥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如何把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化资源效应最大化,依托这一世界级品牌,更好地服务晋中,辐射山西,我感到是新的历史时期摆在平遥县委、县政府面前的又一全新课题。立足平遥自身来讲,就是要建设国际更具知名度、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晋商文化旅游中心城市;立足晋中、全省来讲,就是要把平遥着力打造成为山西通向世界的“文化口岸”,这是平遥县委、县政府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实施“文化强省”战略中所赋予的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 一、打造“文化口岸”是山西作为内陆省份实施对外开放的有益探索 中心辐射理论认为,社会经济发展可以从相对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信息的流动,也可以进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和辐射。辐射的媒介就是交通条件、信息传播手段和文化传播等。 山西虽为内陆省份,但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因此,山西完全可以另辟蹊径,选择、依托那些具有独特文化资源禀赋的地方,打造对外交流的“文化口岸”,使其担负起展示山西文化、扩大对外交流、提升山西品位的使命。 通过开辟文化捷径,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口岸”,冲破狭隘封闭的束缚,瞄准世界舞台和国际市场,宣传、展示和开发山西的文化资源,让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进而辐射带动其它产业,推进区域经济的跨越发展是山西这个内陆省份实施对外开放的有益探索。 二、独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使平遥最具山西的“文化口岸”优势 五千年华夏文明看山西。山西是中国古建筑之库,而平遥则可以说是这座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全国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多的县级城市之一。 平遥是晋商发祥之地,平遥古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县级古城,号称存世的“清明上河图”,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晋商文化、票号文化、吏治文化、武术文化、建筑文化、儒学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形成平遥独特的文化魅力。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冠云平遥牛肉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平遥带来了无限魅力,大大提升了平遥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平遥理应成为山西“文化口岸”的首选之地。 三、十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使平遥初显山西“文化口岸”效应 从2001年起,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与晋中市、中国摄影家协会联手打造出了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摄影节——“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每年吸引着几十个国家、数百名摄影师、上万幅摄影作品参展,为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搭建起了一座广阔的平台,走出了一条文化外宣的成功路子,成为山西一张靓丽的国际文化品牌,成为山西文化乃至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博览窗口。大展先后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十大节庆”、“中国十大最具潜力节庆”、“中国十大赛事博览节庆”、“中国节庆50强”等称号。正如中央外宣办主任赵启正指出的那样: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已逐步成为一个品牌,她是中国内陆省份挖掘本地资源、开展对外交流的一个成功范例。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为我省进一步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拉近与世界的距离提供了很好的机遇。自2006年以来,连续三年在大展期间举办了招商洽谈,共签约项目32个,引资35亿元。大展不仅办成了山西的文化节,更成为山西的开放节、经济节。 自2006年以来,我们还推出了集社火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奥运文化等为一体的“平遥中国年”旅游活动。今年正月期间,运城死海、解州关帝庙等省内著名景区借助“平遥中国年”进行对外宣传活动,开创了景区互动宣传的新模式,成为山西走向世界的文化传播平台。 四、“文化口岸”功能的进一步提升,将为开放的山西注入不竭活力 作为一个典型的内陆省份,同时又是一个典型的文化资源大省,山西迫切需要这样一个“文化口岸”,能够让世界了解山西、让山西走向世界。这就要求平遥在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展战略必须同时具有双重性。一是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把平遥致力打造成为国际更具知名度、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晋商文化旅游中心城市,追求平遥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二是要以强烈的责任感把平遥致力打造成为山西通向世界的“文化口岸”,在追求平遥地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服务晋中,服务山西,以其独特的文化资源推动整个区域的利益最大化。也要求平遥对自身的发展战略进行科学定位,在追求自身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同时,兼顾对全省的辐射带动效应。同时还要求平遥的领导干部树立全新的政绩观,自觉地把平遥自身的发展纳入全市、全省的发展大体系中。 就平遥来讲,要想真正打造成为山西通向世界的“文化口岸”,我认为首先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基础工作:一是继续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新的文化展示平台,精心打造出几个和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相媲美的经典文化平台,把平遥美食节、平遥漆文化艺术节等已初具规模的节庆进一步品牌化、国际化,扩大文化外宣效应。二是拓展挖掘平遥的票号文化底蕴,打造高水准的论坛经济。要积极扶持平遥国际金融家俱乐部有限公司创建平遥国际金融论坛中心,吸引全国乃至世界的金融机构及金融家在平遥举办金融论坛、金融年会,让现代的金融理念与古老的票号文化有效对接。三是进一步做大做强演艺经济,在现有的《一把酸枣》、《晋商乡音》、《汇通天下》的基础上,探索适合平遥的演艺机制,打造别具平遥特色的演艺经济,通过演艺文化传播山西优秀文化,提升山西文化的软实力。四是培育具有国际水准的文化军团,既要培育本土文化名人,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世界先进的文化运作本领,同时也要靠高水准的文化平台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文化经纪人,参与我们的文化产业发展,使平遥成为与世界同步的文化产业基地。五是尽快把平遥真正建设成为闻名全国的摄影会展基地、艺术采风基地、影视拍摄基地、金融培训基地、工艺品生产基地,从而提升平遥作为全省“文化口岸”的硬件建设。 当然,把平遥打造成为山西通向世界的“文化口岸”,软环境建设也至关重要。这就离不开省市政策的大力支持,同时平遥也要进行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口岸效应的最大化,才能让平遥真正成为山西走向世界、世界了解山西的一扇亮丽窗口。
|
|
|
|
 |
热 点 推 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