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来源:晋中日报 弘扬民族文化 传承忠孝美德 胡苏平张平李海渊李永宏张璞为“清明宝鼎”揭幕 张春生焦丙英李儒敏刘志宏等出席启动仪式  第二届中国清明(寒食)文化节昨日在介休世纪广场隆重启动。  省市领导共同为“清明宝鼎”揭幕 张建军 摄 4月2日,杨柳吐绿,桃杏含苞,有“三贤故里”、“寒食清明文化之乡”美誉的介休市,春和景明、春意盎然。第二届中国清明(寒食)文化节在介休世纪广场隆重启动。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胡苏平宣布第二届清明(寒食)文化节启动,副省长张平致辞,胡苏平、张平和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李海渊,市委书记李永宏,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璞共同为“清明宝鼎”揭幕。市领导张春生、焦丙英、李儒敏、刘志宏、刘宪奇、史景怡、申守中、辛琰等出席了启动仪式。启动仪式后,一场融合朗诵、歌舞的主题文艺演出,集中展示了介休改革开放30年来的巨大成就,也为广大市民奉献了一席精美的文化盛宴,把启动仪式推向了高潮。 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当日上午10时许,伴随着齐鸣的礼炮、飞舞的彩球,以“走进清明源地,体验清明文化”为主题,为期半个月的第二届清明(寒食)文化节拉开了帷幕。清明(寒食)文化节是介休依托自身积淀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推动旅游发展、建设文化强市、促进产业转型而精心打造的特色文化品牌,涵盖民俗、观光、论坛等内容,是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气息于一体的文化盛宴,也是当前介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载体之一。启动仪式围绕活动主题,用现代文化艺术形式,表现节日文化内涵。通过论坛研讨、祭祀、展览、民俗比赛和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清明(寒食)文化节的起源、文化内涵和传承与发展。介休绵山作为清明(寒食)文化的发源地,孕育着清明(寒食)文化的根与魂,清明(寒食)文化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介休通过举办中国清明(寒食)文化节,旨在将介子推忠义爱国的精神和孝老敬亲的美德不断绵延传承。 张平在致辞中指出,近些年来,晋中和介休充分利用清明发源地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力弘扬清明所蕴含的中华民族深厚的优秀文化,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2008年举行的首届“中国清明(寒食)文化节”,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于提高知名度,塑造良好形象,推动全省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表示,中国的传统节日,凝结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的宝贵资源。隆重纪念这些古老的传统节日,就是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凝聚民心,激发斗志,为推进“三个发展”、共建和谐社会、创造美好未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晋中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资源丰富、优势独特,去年的清明文化活动、今年春节期间的社火节活动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保增长、保稳定、促发展、促和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肯定。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张平希望人民群众在清明这个传统的节日里缅怀先贤、感恩家国,在清明这明媚的春光里心向明天、共创未来。 当日下午,反映清明节、寒食节、介休绵山与介子推渊源的新编晋剧《介子推》在汾西矿业文体中心进行了展演。傍晚时分,在绵绵细雨中,介休绵山还专门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等贵宾,举行了隆重的开山门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