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干果业发展势头强劲
“政府部门不但为俺们提供技术指导,贷款还贴息,搭建雨棚有补助,俺发展枣林的信心更强了。”5月26日,针对今春政府部门对种植干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太谷县小白乡枣农张保平赞不绝口。今春以来,我市把制定干果经济林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的权力下放,从县级发力,掀起了全市经济林栽植与管护并举的新高潮。截至目前,全市新栽植核桃9.05万亩、红枣2830亩、仁用杏7000亩;综合管理技术培训4万人次;实施“双调技术”5万亩;对红枣进行“双调技术+雨棚”技术养护1500余亩,农民种植信心倍增。
干果经济产业作为我市广大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已成为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2009年,市政府更是提出,力争用5年至6年时间实现干果产业产量、效益翻两番,实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兴林富民的目标,预计到2015年,我市干果种植总面积将达到230万亩,农村人均拥有1亩干果经济林。在今年市“两会”期间,市委书记李永宏在参加平遥代表团分团讨论时,曾鼓励该县要大力扶持干果林业,为广大农民找准出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市相关部门结合实际,拟定出了干果产业快速、健康、高效发展的思路:规划是前提,政策是动力,品种是基础,技术是保障,示范引导是关键。特别是入春以来,各县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充分利用今春墒情好的有利时机,掀起发展以核桃、红枣、仁用杏为主的经济林建设热潮。灵石县按照以往出台的优惠政策,对新栽植的核桃林在成活后,每亩补助180元,对已有的核桃林每年每亩补助40元管理费;介休市为鼓励农户积极投入经济林生产,出台了强化落实措施,凡集中连片发展100亩以上经济林并满足一定条件的农户,财政首年每亩补助200元,次年起每亩补助100元,连续补助3年;寿阳县根据经济林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出台了经济林发展优惠政策,凡1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种植户,验收合格后享受每亩每年170元的补助,连续补助3年;左权、昔阳、和顺、祁县等也纷纷出台优惠政策支持核桃产业的发展。这些优惠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干果经济林的积极性,目前,全市干果经济林发展势头强劲,已被国内外很多果商相中,纷纷与当地农户签订购销合同,发展干果经济产业在我市形成的经济效益逐步显现。(记者 闫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