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6日,记者从市食品安全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了解到,为期一周的食品安全大检查行动已基本结束。行动期间,全市上下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安排紧凑、严密、扎实,使大检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3.3万余人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餐饮单位1.4万余户,责令整改213户,查处案件166起。 据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市食品安全工作领导组副组长薛保岚介绍,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为市政府食品安全工作的“抓手”,充分发挥市食品安全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综合监督、组织协调的职能,积极组织全市各有关职能部门利用一周的时间对所有涉及食品行业开展一次拉网式、地毯式大检查行动。工商、卫生等职能部门根据《关于在全市迅速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实施方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进行了回头看,推动了大检查工作深入有序开展。 此次食品安全大检查以乳品和含乳食品、豆制品、肉(肉制品)、粮、油、酒类、蔬菜、饮料等为重点检查品种;以农村、城乡结合部为重点检查区域;以证照不全、制售假冒、非法购销、制度执行不到位为重点检查内容;按照分段监管的原则,以初级农产品加工、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畜禽屠宰、食盐等为重点环节。食品安全大检查行动期间,各县(区市)站在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的高度,加强组织领导,实行痕迹管理,做到了有工作方案、有组织领导、有工作记载、有长效机制。同时,明确了工作重点,集中力量对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内容、重点环节进行拉网式、地毯式的排查,确保了检查工作不留空白和死角。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从严查处,对非法渠道购进、索证索票制度执行不到位等行为给予了严厉打击,对扰乱食品市场秩序、损害群众利益、影响食品经济发展的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整个大检查行动紧紧围绕整治工作目标任务,本着“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原则,突出“三个结合”,使全市食品安全状况进一步好转,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具体来讲,大检查工作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全面了解和掌握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质量状况和动态,督促企业建立了日常监管联络员制度,及时反映和更新企业的产品质量信息,从源头做好食品安全的保障工作。大检查工作与扶优扶强相结合,在标准化、质量体系建设和食品添加剂添加技术等方面对企业进行了支持,提升了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大检查工作与规范自律相结合,针对我市食品行业分布特点,进一步规范了食品生产经营行为。总的来讲,通过食品安全大检查,提高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增强了企业自律守法意识,在全市食品产业中形成了“行业规范、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良好氛围,在全社会营造了“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蔡 鹏 潘新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