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市供销系统为“三农”发展再添活力
发布时间: 2010-8-30 被阅览数: 848
次 |
今年以来,全市供销系统紧紧围绕新网工程建设主线,突出加大基层社改造、壮大社有企业两个重点, 积极实现体制机制改革、经营领域拓展、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三个突破,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进行,为全市“三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农业生产资料保持充足供应。今年上半年以来,为落实国家、省、市各级政府有关惠农、强农各项政策措施,全面完成我市“十一五”规划既定的目标任务。全市供销系统将保证全市农业生产资料充足供应作为首要任务,及早动手,统筹安排,及时了解各县(区市)农业生产、农民需求,积极筹备组织各种化肥141281吨,其中:尿素33913吨,碳铵28782吨,复合肥47326吨,硝酸磷肥20389吨,农地膜473吨,各种农药297吨,中小农具10650件,确保了全市春耕备耕农资的充足供应。 其中,几项有效措施的实施起到关键性作用:一是进行淡季化肥储备,有效避免了价格波动影响了供应;二是市社建立了全系统农资经营监测网,及时掌握农资价格、数量、需求情况,做到了与市场对接而及时调整销售策略;三是“绿色通道”的继续实行,运用勤进快销的服务方式规避风险和让利于民,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 “新网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今年,市供销社已将省政府下达的“新网工程”建设228个便民店任务全部分解到各县,并与省社要求我市建设68个便民店和市政府十件实事建设100个便民店任务相结合,各县供销社积极开展工作,上半年,全系统已新建各类农家店128个,截至目前全市便民店总数已达2068个,覆盖全市118个乡镇和1514个行政村,占全市行政村60%,服务农民146.6万人,占到全市农村人口81.4%,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了全市农村现代流通业发展,得到了农民群众的认可,供销合作社搞活农村流通的基础地位得以巩固。 配送中心得以规范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供销系统坚持联合合作、借力发展的原则,采取自建和联合系统外物流配送企业合作共建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商品配送率为重点,严把商品质量关,提升服务功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形成抓龙头、建终端、强服务、扩覆盖的局面,规范新建物流配送中心10个的任务基本完成。同时,加大与外部联合合作力度,市供销社社参股20%与田森集团合作新建田森农副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工程预计9月份全部完工投入使用,这将填补市级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空白。 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榆社县供销社领办的河峪小米专业社,进行了加工基地扩建、设备更新、产品认证等工作,扩大了基地5000亩,今年被评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50强专业合作社。左权县供销社大力发展“生态庄园经济”,组建成立的鲜淼葡萄开发专业合作社,二期工程将建设葡萄酒庄,计划年酿造葡萄酒210吨,总投资目标规划2167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546万元,开垦荒地210亩,荒山造林350亩。寿阳供销社新发展了康苑鹿业专业合作社。特别是祁县耀华果业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公司+生产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合作社负责基地建设及果农服务等生产环节,公司负责储藏保鲜、市场销售。目前已发展成一家集无公害酥梨生产基地建设、交易市场建设、果农培训服务、酥梨贮藏保鲜和包装销售为一体的省级龙头农民专业合作社,固定资产达到980余万元,注册资金600万元。社员从当初的10名发起人发展到现在的113人,带动了4个乡镇、50多个行政村6800户农户,紧密联结优质酥梨生产基地5万余亩。 (赵佩星 李慧明)
|
|
|
|
 |
热 点 推 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