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记者从我市构建土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试点工作汇报会上得知,截至目前,我市经省政府批准的建设用地项目35个,占用耕地219.612公顷,补充耕地面积合计219.162公顷,所有挂钩对应的补充耕地项目均经过省验收合格,受到国家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检查工作组的好评。这是我市试点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土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以来,土地管理工作取得的良好成效之一。
2009年,国家土地督察北京局对我市进行了土地例行督察,对我市在土地管理方面所开展的各项工作给予肯定,随后将我市列为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土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试点市。试点工作开展1年来,我市把试点工作作为创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制度的最佳突破口,从政府主导、强力推进,精心组织、稳步实施,加强督导、促进落实入手,着力推进试点工作。目前,各县(区市)按照每县(区市)一个课题、一项制度、一套班子、一流要求、一个时限的“五个一”工作要求,进一步规范土地管理秩序。在此过程中,祁县在耕地保护方面走出了一条可供借鉴之路,值得在全市推广。
经过1年努力,我市基本完成了试点之初确定的任务,试点工作在建立相关机制和推动实际工作两个方面成效明显。在工作中,逐步建立了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依法履职和共同监管机制、土地调控和土地资源市场配置机制等7项机制,促进全市土地管理工作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能力、服务重点工程用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耕地保护目标进一步实现,节约集约用地水平逐步提高,群众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初步形成了土地管理“大家管、大家用”的局面。当天的会议上,国家土地督察北京局联合省政府对我市试点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予高度评价。(记者 闫淑娟) http://news.163.com/12/0509/16/8130PPT20001125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