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市水利局绘出新年全市水利建设新蓝图
发布时间: 2012-7-27 被阅览数: 830
次 |
新年伊始,市水利局党组就紧锣密鼓地组织全体职工围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进行了专题学习。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首个以水利改革为主题的文件,文件从八方面、三十条彰显出水利的战略地位。为贯彻落实好文件精神,该局围绕文件每一项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结合全市水利实际,明确提出了今年全市水利工作的新思路:围绕三大体系求突破,扭住五项工作见实效。 围绕三大体系求突破。一是围绕构建供水保障体系,在骨干水源建设上求突破。加快推进在建的4个新水源工程建设,启动实施6个应急水源工程的前期工作,上马建设东山供水和晋中北线两大调(配)水工程,力争年内新增供水能力8000万立方米,在水工程供水能力和水资源配置上实现新突破;二是围绕构建民生服务体系,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上求突破。扎实推进已列项的3个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4个粮食生产核心区和4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加快实施潇河、祁县昌源河、太谷庞庄3个大中型灌区的节水改造配套,力争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三是围绕构建防灾减灾体系,在库河综合整治上求突破。力争上马实施已列入全国规划的1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力推进祁县昌源河,平遥惠济河,和顺南河、北河,潇河榆次城区段以及灵石城区到南关段汾河主干流的综合治理。争取流域面积在200平方公里以上的5条河道列入全国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实现我市在库河综合整治上的新突破。与此同时,继续抓好农村饮水安全、水保生态治理、抗旱应急水源、农村小型水电及水产特色养殖等工程建设。 扭住五项工作见实效。一是抓好水利前期规划。超前谋划,围绕“十二五”总体目标,及早开展应急水源工程、水库除险加固、灌区节水改造、中小河流治理等重大项目的勘测、设计工作,确保工程建设不挡手。加强部门间的协调沟通,抓好各个环节的督查推进,确保前期工作的进度和质量。抓住当前水利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更多项目列入部、省重点项目建设大盘子,为工程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二是严格资源管理。认真落实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以总量控制为核心,提出市、县两级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为中心,全面推行计划用水和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制度。以水功能区管理为载体,全面强化河流水功能区纳污总量监督管理。同时,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强化地下水位指标考核,加强地下水监测控制。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力争完成水资源征费1.2亿元目标任务,以此保障和促进全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是加强工程建管。在工程建设方面认真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施工监理制、管理合同制”四项基本制度,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在工程管理方面继续引深水管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确保管理主体到位,责权利明晰。进一步推行农村水利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引导支持农民用水户协会发展。稳妥推进水工程供水水价改革,落实“水量、水价、水费”三公开制度,促进工程良性运行。 四是发展数字水利。年内重点抓好市防汛指挥中心数字监控系统和部分中、小型水库的防汛监控网络建设,初步实现对水库汛情灾情的实时动态监控和异地会商指挥。全面推进工业企业自备井和城市供水用水户的远程监测控制。建立健全全市饮水安全管理数据库、城市防洪现状数据库、山洪灾害防御数据库、重点水源地水质数据库等,整合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以信息化推动水利现代化。 五是推进依法治水。以新《水土保持法》修订施行为契机,加大水利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水法制意识。继续深入推行以“两化一制”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年内重点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活动,对河道设障、违法采砂、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等行为实行严厉打击,确保初见成效。同时,依法开展新建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和水土保持方案申报审批,严格取水许可和采砂许可制度,为水利发展营造良好的水法制环境。(李喜涛 冯亚生)http://news.163.com/12/0509/16/8130PPT20001125P.html http://cq.qq.com/a/20120326/000486.htm
|
|
|
|
 |
热 点 推 荐 |
 |
|
|